运输公司超载超限制度是国家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维护公路设施而制定的强制性规范,核心在于通过源头管控、动态监测和联合执法,严控货车尺寸与载重超标行为。其亮点包括:明确车货总质量与外廓尺寸的法定上限,采用科技手段实现非现场执法,对违规企业、司机实施“一超四罚”信用惩戒,同时兼顾货运从业者权益保障,形成全链条闭环治理体系。
-
超限超载的认定标准
根据国家规定,超限指车货总高度超过4米、总宽度超2.55米、总长度超18.1米;超载则按车型轴数划分,如六轴列车总质量不得超过49吨。不同省份可结合地方路况细化标准,但不得低于国家底线。 -
源头治理与责任划分
货运源头单位(如物流园区、港口码头)需配置称重监控设备并联网监管,严禁为无证、改装车辆配货。运输企业需将合法装载纳入安全生产制度,违规放行将面临1万至3万元罚款,严重者吊销运营许可。 -
路面执法与技术创新
高速公路入口设称重检测,超限车辆禁止驶入;普通公路通过动态检测、流动稽查结合,利用AI识别遮挡号牌、急刹避检等行为。非现场执法采集的电子数据可作为处罚依据,提升执法效率。 -
信用惩戒与人性化措施
一年内超限3次的车辆吊销营运证,涉事企业纳入“信用交通”黑名单。政策要求执法部门优化流程,避免重复罚款,并增设司机心理疏导、休息区保障等配套服务。
当前治超已从单一罚款转向“技术+制度+信用”综合施策,企业需强化合规培训,司机应主动配合检测,共同降低运输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