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方分布统计量计算

Σ((O - E)² / E)

卡方分布统计量的计算涉及以下关键步骤和要点,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卡方统计量公式

卡方统计量的核心计算公式为: $$ \chi^2 = \sum \frac{(O_i - E_i)^2}{E_i} $$

其中:

  • $O_i$ 表示第 $i$ 个类别的观察频数(Observed Frequency);

  • $E_i$ 表示第 $i$ 个类别的期望频数(Expected Frequency);

  • $\sum$ 表示对所有类别求和。

二、期望频数的计算

期望频数 $E_i$ 的计算公式为: $$ E_i = \frac{(行数 - 1) \times (列数 - 1)}{行数} $$

或者对于单行数据: $$ E_i = \text{行总计} \times \frac{列总计}{行总计} $$

例如,在2×2列联表中,若行总计为 $R$,列总计为 $C$,则 $E_{ij} = \frac{(R-1)(C-1)}{R}$。

三、自由度的确定

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 df)的计算公式为: $$ df = (行数 - 1) \times (列数 - 1) $$

例如,2×2列联表的自由度为 $(2-1)(2-1)=1$。

四、卡方分布的应用

  1. 拟合优度检验 :用于检验观测数据与理论分布的拟合程度。若计算得到的 $\chi^2$ 值小于临界值,则接受原假设(即观测数据与理论分布一致)。

  2. 独立性检验 :用于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独立。通过比较观测频数与期望频数的差异,评估变量间的关联性。

五、示例计算

假设有以下2×2列联表:

类别1 类别2 总计
观测频数 40 60
观测频数 30 70
总计 70 130
  1. 计算期望频数

    • $E_{11} = \frac{(70-1) \times 100}{130} \approx 53.85$

    • $E_{12} = \frac{(70-1) \times 30}{130} \approx 16.15$

    • $E_{21} = \frac{(60-1) \times 100}{130} \approx 46.15$

    • $E_{22} = \frac{(60-1) \times 30}{130} \approx 13.85$

  2. 计算卡方统计量 : $$ \chi^2 = \frac{(40-53.85)^2}{53.85} + \frac{(60-16.15)^2}{16.15} + \frac{(30-46.15)^2}{46.15} + \frac{(70-13.85)^2}{13.85} \approx 11.58 $$

  3. 确定临界值并作出决策

    • 自由度为1,显著性水平0.05时,临界值约为3.841。

    • 由于 $\chi^2 = 11.58 > 3.841$,拒绝原假设,认为观测数据与理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六、注意事项

  1. 卡方统计量值需大于0,且与自由度相关;

  2. 实际应用中常结合卡方分布表或统计软件(如Excel的CHISQ.DIST函数)计算累积概率和临界值。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计算卡方统计量并应用于统计推断中。

本文《卡方分布统计量计算》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964757.html

相关推荐

卡方值对照表

以下是2020年整理的卡方分布临界值表,供参考: 自由度 (df) α=0.005 α=0.01 α=0.025 α=0.05 α=0.075 α=0.10 α=0.20 α=0.25 α=0.30 α=0.35 α=0.40 α=0.45 α=0.50 1 3.841 6.635 9.210 13.28 16.919 21.666 27.688 34.150 40.645 48.413 58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卡方计算公式

Σ((O-E)/E)^2 卡方计算公式是用于衡量实际观测频数与期望频数之间差异的统计量,其核心思想通过计算差异的平方和与理论频数的比值来评估数据拟合程度。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基本公式 卡方值计算公式为: $$ \chi^2 = \sum \frac{(O - E)^2}{E} $$ 其中: O :实际观测频数(观察频数) E :期望频数(基于理论或假设的预期频数) 二、核心思想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一造计量难吗

一级造价师考试中,计量科目的难度整体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知识点繁杂且琐碎 计量科目涵盖范围广,涉及大量分散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量单位及专业术语,需记忆和理解的内容较多。例如土建计量需掌握不同工程部位的计算规则,且知识点相互交织,缺乏系统性框架时易混淆。 计算量大且易出错 计价题 :虽需结合成本、市场等因素,但多为量化计算,可通过分析解题; 计量题 :以选择题为主,但理论性强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计量检测专业知识怎么备考

计量检测专业备考需系统规划学习内容,结合理论与实践,重点掌握核心知识点。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明确考试要求与科目结构 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包含《计量法律法规及综合知识》《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计量专业案例分析》三科,需分别针对不同科目特点制定学习计划。 二、系统学习核心知识点 计量基础 深入理解国际单位制(SI)、测量原理(物理量测量、仪器校准)及误差处理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一级造价备考时间多久合适

​​一级造价工程师备考时间通常建议6个月至1年,零基础或工作繁忙者需更长时间,而基础较好者可缩短至5-6个月。​ ​ 备考时长需结合个人基础、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科学规划,核心在于高效分配各科目学习时间并分阶段推进。 ​​科目特点与时间分配​ ​ 考试涵盖造价管理、工程计价、技术与计量、案例分析四科,难度差异显著: ​​造价管理​ ​(80-100小时):基础科目,侧重法规记忆与项目管理。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一造计量备考时间安排

一造计量科目备考时间安排的关键在于合理规划和高效复习。 一级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造价计量》科目是考试中的重要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且复杂。为了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取得**效果,科学的时间安排至关重要。以下是备考一造计量科目的时间安排建议: 基础阶段(2-3个月) : 系统学习教材 :通读官方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梳理知识框架 :制作思维导图或知识点清单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为什么2dpsk没有倒π现象

‌2DPSK(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没有倒π现象,是因为其采用差分编码机制,通过相邻符号的相位变化传递信息,而非绝对相位值,从而避免了相位模糊问题。 ‌ 这一特性使其在非相干解调场景中更具优势,同时简化了接收端设计。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 ‌差分编码原理 ‌ 2DPSK通过比较当前符号与前一个符号的相位差来解码信息(例如相位差0°代表“0”,180°代表“1”)。由于信息承载于相位变化而非绝对相位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求参数θ的矩估计量

求参数θ的矩估计量,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样本矩来估计总体矩,从而得到未知参数θ的估计值。这种方法不需要事先知道总体的具体分布,只需利用样本数据的均值、方差等统计量即可。 矩估计法的计算方法 定义样本矩 :假设样本为 X 1 , X 2 , … , X n X_1, X_2, \ldots, X_n X 1 ​ , X 2 ​ , … , X n ​ ,则样本的 k 阶矩定义为 A k = 1 n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证明是θ的无偏估计量

​​在统计学中,证明一个估计量 θ ^ 是参数 θ 的无偏估计量,关键在于验证其数学期望等于真实参数值,即 E ( θ ^ ) = θ 。​ ​ 无偏性意味着估计量在长期重复抽样中不会系统性高估或低估参数,是评价估计量可靠性的核心标准之一。 ​​定义与核心逻辑​ ​ 无偏估计量的数学定义为:若 E ( θ ^ ) = θ ,则 θ ^ 是 θ 的无偏估计。例如,样本均值 X ˉ 是总体均值 μ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一般拖延量表计分方法

了解一般拖延量表计分方法,能帮助您更好地评估个体的拖延行为。通过单一维度的20个条目,采用1至5级评分,反向计分项目为3、4、6、8、13、14、15、18、20题,总分越高表示拖延越严重。 理解一般拖延量表的基本构成至关重要。该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都旨在测量不同方面的拖延行为。这些条目覆盖了个人在面对任务时的行为倾向,从工作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卡方检验用excel怎么算

​​在Excel中进行卡方检验的核心步骤包括:准备交叉表数据、计算期望频数、手动或使用内置函数(如CHISQ.TEST )计算卡方值,最后通过P值判断变量间的显著性关联。​ ​ ​​数据准备​ ​ 将分类变量整理为交叉表格式,例如性别(男/女)与购买行为(是/否)的频数分布。确保行、列合计正确,总样本量足够(每个单元格期望频数≥5)。 ​​计算期望频数​ ​ 使用公式 E ij ​ = N (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卡方检验样本量估算

‌卡方检验样本量估算的关键在于确保足够的统计功效(通常80%以上),同时控制I类错误(如α=0.05),并基于预期效应大小(如OR值或比例差异)进行计算。 ‌ ‌明确研究设计类型 ‌ 卡方检验适用于分类变量分析,如两组或多组的比例比较(如χ²检验)或关联性检验(如列联表分析)。样本量估算需区分独立样本或配对设计,后者通常需要更少样本。 ‌确定核心参数 ‌ ‌效应大小 ‌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卡方检验怎么算出来的

卡方检验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比较观察频数和期望频数之间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X² = Σ (O-E)²/E ,其中X² 是卡方值,Σ 表示求和,O 是观察值(实际观测到的频数),E 是期望值(理论频数)。 计算步骤 确定观察频数和期望频数 : 观察频数(O)是实际观测到的数据。 期望频数(E)是基于假设的分布计算出的理论值。 计算每个单元格的卡方值 : 对于每个单元格,计算X² = (O -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卡方计算值的单位

​​卡方计算值没有单位,它是通过频数差异的平方与期望频数的比值求和得到的无量纲统计量​ ​,用于衡量观测数据与理论预期的偏离程度。 ​​卡方值的本质​ ​:计算公式为 χ 2 = Σ E ( O − E ) 2 ​ ,其中 O 为观测频数, E 为期望频数。由于分子和分母均为频数的平方与频数之比,单位在计算中相互抵消,最终结果仅为数值。 ​​应用场景​ ​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卡方统计量的p值

卡方统计量的p值是用于判断两个分类变量之间关联性的显著性指标,其核心作用是通过统计分析评估观察频数与期望频数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p值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p值表示在原假设(变量独立)为真时,观测到当前或更极端结果的概率。若p值小于预设的显著性水平(通常为0.05),则拒绝原假设,认为变量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实际意义 :p值越小,说明观测频数与期望频数的差异越显著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卡方统计量excel计算

在Excel中计算卡方统计量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结合函数使用可完成独立性检验、拟合优度检验等场景: 一、核心公式与步骤 公式结构 卡方统计量计算公式为: $$ \chi^2 = \sum \frac{(O_i - E_i)^2}{E_i} $$ 其中,$O_i$为观察频数,$E_i$为期望频数。 操作步骤 数据准备 :将实际观察值与理论期望值分别输入Excel表格(如四格表中a、b、c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卡方统计量计算公式

卡方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 $$ \chi^2 = \sum \frac{(O - E)^2}{E} $$ 其中: O 表示实际观测频数(Observed Frequency) E 表示期望频数(Expected Frequency) Σ 表示对所有类别求和 公式说明 核心计算步骤 计算每个类别的观测频数与期望频数的差异(O - E); 将差异平方后除以期望频数; 对所有类别的结果求和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卡方统计量怎么查表

卡方统计量的查表方法主要分为以下步骤,结合理论公式与实际应用场景说明: 一、查表前提条件 自由度与显著性水平 需先确定自由度(df)和显著性水平(如α=0.05)。自由度计算公式为: $$ df = (行数 - 1) \times (列数 - 1) $$ 例如,2×2列联表自由度为1。 单侧与双侧概率 单侧概率(如α=0.05)对应卡方分布表中的左侧累积概率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卡方检验的四个基本公式

卡方检验是统计学中用于分析分类变量关联性的核心方法,其核心依赖于​​四个基本公式​ ​:​​观察频数(O)​ ​记录实际数据,​​理论频数(E)​ ​基于独立假设计算期望值,​​卡方值(χ²)​ ​量化观察与理论的差异(公式为 χ 2 = Σ E ( O − E ) 2 ​ ),​​自由度(df)​ ​调整行列维度影响(公式为 df = ( r − 1 ) × ( c − 1 ) )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卡方统计量的计算步骤

卡方统计量的计算步骤可分为以下五个核心环节,结合理论公式与实际应用场景: 一、数据准备与列联表构建 整理数据 :将分类变量按行、列交叉分类,形成列联表。例如,比较性别与产品喜好的情况,行表示性别(男/女),列表示喜好(喜欢/不喜欢)。 计算频数 :统计每个单元格的观察频数(实际样本数)。 二、期望频数计算 在零假设(变量独立)下,计算每个单元格的期望频数: $$ E_{ij} =

2025-05-11 建筑工程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