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赔偿的核心规则是:公司是否需支付补偿取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和合法性。若公司合法辞退(如员工不胜任、经济性裁员等),需支付经济补偿金(N倍月薪);若违法辞退(如孕期解雇、未提前通知等),则需双倍赔偿(2N倍月薪);若员工主动辞职且公司无过错,通常无需补偿,但若公司存在拖欠工资、未缴社保等过错,员工仍可主张补偿。
-
合法辞退的补偿标准
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例如,工作3年7个月的员工可获得4个月工资补偿。 -
违法辞退的双倍赔偿
公司单方面违法解除合同(如无理由解雇、未协商裁员程序等),需按补偿金标准的2倍支付。例如,工作5年的员工可获10个月工资赔偿。 -
员工主动辞职的例外情形
即使员工主动离职,若公司存在以下行为,仍需支付补偿:未足额支付工资、未提供劳动保护、未依法缴纳社保、规章制度违法损害权益等。 -
无需补偿的特殊情况
员工因严重违纪(如盗窃、旷工)、试用期不合格、被追究刑事责任等被辞退,公司无需支付任何补偿。
提示:员工应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解雇通知等证据,若对赔偿有争议,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公司则需确保解雇程序合法,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高额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