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搜索结果,公司强迫员工自动离职的行为可能涉及违法情形,员工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一、明确公司行为的违法性
-
非法调岗/降薪
若公司未提供不胜任工作证明,单方面调整岗位或降低薪资(如绩效工资占比过高且无法完成指标)属于违法行为。
-
不合理工作量
长期安排超出负荷的工作(如一人承担多人任务、压缩交付期限)可能导致员工主动离职。
-
孤立与打压
通过孤立员工(如不通知会议、故意遗漏工作分配)、公开批评或无端指责等方式,制造工作压力。
-
其他手段
包括突然提高考核标准、频繁变更管理方式等。
二、员工**途径
-
协商与证据收集
-
尝试与HR或管理层协商,明确表达拒绝不合理要求的立场。
-
收集证据:录音、录像、书面通知、绩效考核记录等,证明公司存在违法行为。
-
-
法律咨询与仲裁申请
-
若协商无果,可咨询劳动法律师,了解具体**流程。
-
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提交证据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或继续履行合同。
-
-
举报与诉讼
-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公司违法行为。
-
对仲裁结果不满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三、注意事项
-
劳动合同条款 :签订合同时需仔细阅读绩效工资、调岗条款等,避免因条款漏洞被公司利用。
-
主动离职风险 :若员工主动离职且未证明公司过错,可能无法获得经济补偿。
-
职业规划 :**过程中需注意保留职业发展证据,为未来求职或诉讼做准备。
建议员工在遭遇此类情况时,优先保留证据并通过法律途径**,避免因自行离职而失去**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