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17岁员工不给工资属于违法行为,未成年工依法享有劳动报酬权,雇主拖欠工资需承担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劳动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具备合法劳动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必须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且不得安排其从事危害身心健康的工作。若遭遇欠薪,未成年工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或向监察部门投诉**。
分点论述:
- 法律明确保障未成年工权益: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非在校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合法有效,雇主不得以年龄为由拒付工资。若雇主以“学习”或“能力不足”为借口拖欠工资,均属违法。
- **途径多样化:未成年工可收集劳动合同、考勤记录等证据,优先与雇主协商;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还可向法院起诉。
- 雇主违法成本高:除需补发工资外,恶意欠薪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面临罚款、刑事处罚;若用工过程违反未成年人特殊保护规定(如超时劳动),还将受到行政处罚。
- 特殊保护需落实:用人单位需遵守未成年工工时、工种限制,避免安排高危作业,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雇佣17岁员工必须遵循“同工同酬”原则,任何克扣或拖欠工资的行为均触碰法律红线。未成年工及监护人应提高法律意识,遇欠薪问题及时行动,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