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辞职和被开除的补偿情况需要根据具体原因和法律规定进行区分,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主动辞职的补偿情况
-
无经济补偿
一般情况下,员工主动提出辞职(如协商离职、个人发展原因等),除非用人单位存在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未提供劳动保护等法定情形,否则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
可能获得额外补偿
若用人单位承诺额外补偿(如补发工资、奖金或生活补助),需注意这些属于双方协商结果,不属于法律强制规定。例如,某案例中员工因公司承诺补发一个月工资后主动离职,但未实际获得。
二、被开除(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情况
-
违法解除需赔偿
若用人单位因以下原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未提前30天通知、未支付经济补偿、程序不合法等),需支付赔偿金:
-
赔偿金标准 :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计算。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足1年按1年计算。
-
计算示例 :工作5年,月工资1.2万元,则赔偿金为12万元×2=24万元。
-
-
合法解除无赔偿
若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如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绩效考核不达标等),通常无需支付赔偿金,但可能涉及其他法律后果(如竞业限制)。
三、总结对比
-
主动辞职 :通常无直接经济赔偿,但可能通过协商获得额外补偿。
-
被开除 :若因用人单位过错,可能获得比主动辞职更高的经济赔偿(一般为经济补偿的2倍)。
建议 :若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合同,建议要求书面确认解除原因及补偿方案,并保留证据以便后续**。若主动离职,应谨慎对待口头承诺,避免因证据不足影响后续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