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村支书事迹材料的核心在于真实、具体、有温度,需突出个人经验(Experience)、专业能力(Expertise)、权威影响(Authoritativeness)和群众信任(Trust)四大维度,通过鲜活案例和数据展现其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实干精神。
-
以真实经历为骨架
避免泛泛而谈,需聚焦村支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例如,描述其如何通过调研选定蘑菇种植产业,面对村民质疑时带头试种,最终实现村集体收入从负债到盈利的转折。细节如“恒温棚技术使年产值翻倍”“直播带货转化率提升30%”等数据,能增强说服力。 -
专业性与权威性并重
体现村支书的决策逻辑和行业认知,如引用农业专家建议、对比传统与创新种植模式的效益。若其获得过省级表彰或媒体报道,可提及“被授予‘乡村振兴带头人’称号”等权威背书,强化公信力。 -
情感共鸣与群众基础
通过村民评价(如“蘑菇书记”的昵称)或具体事例(如自掏腰包修路)展现其亲民形象。避免“假大空”表述,改用“走访80户村民化解土地纠纷”“带头值守防汛一线”等场景化描写。 -
结构清晰,避免冗长
按“产业突破—民生改善—党建成果”逻辑分块,每部分用1-2个典型事例支撑。结尾可概括其长远规划(如“打造菌菇产业链”),呼应开篇的实干精神,形成闭环。
提示: 多采用动词和结果性描述(如“带动300人就业”“增收2000万元”),少用形容词。完成后可请村民或同事核实细节,确保内容经得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