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产假6个月内女职工的工资发放有明确保障,具体规定如下:
一、工资发放的基本原则
-
产假期间必须发放工资
女职工在产假期间(通常为6个月)依法享有工资权益,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停止发放工资。
-
工资构成
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所有合法收入,未参加生育保险或生育保险未覆盖的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二、工资计算标准
-
生育津贴与实际工资的关系
-
若用人单位已依法缴纳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100%发放。
-
若未缴纳生育保险,工资按女职工产前实际工资发放。
-
生育津贴与女职工实际工资对比后,按较高值发放,超出部分不扣。
-
-
特殊期间的工资调整
-
产前15天按实际工资的80%发放。
-
哺乳期(含6个半月)按实际工资的80%发放,延长哺乳期按70%发放。
-
三、其他权益保障
-
社保缴纳
用人单位需在产假期间继续缴纳社保,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
禁止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否则需支付赔偿金。
四、注意事项
-
地区政策差异 :具体津贴标准可能因地区政策不同存在差异,建议咨询当地人社部门。
-
绩效工资处理 :产假期间应继续发放绩效工资等浮动收入。
产假6个月内女职工不仅享有工资,且工资待遇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用人单位需依法履行相关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