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政策中“每四个月延迟1个月”的计算方式,是指从2025年1月1日起,男性职工和原55周岁退休的女性职工,退休年龄每累计4个月,实际退休时间推迟1个月。例如,2025年1-4月到龄者延迟1个月退休,5-8月到龄者延迟2个月,以此类推,最终男性延迟至63周岁、女性延迟至58周岁。关键亮点包括:小步渐进调整、性别分类推进、弹性选择机制,以及15年过渡期。
-
具体计算规则
以男性职工为例,原60周岁退休的,2025年起每4个月到龄区间对应延迟1个月。假设原退休时间为2025年3月(属1-4月区间),则实际退休时间推迟至4月;若原退休时间为2025年6月(属5-8月区间),则推迟至8月。女性原55周岁退休的同步适用此规则,而原50周岁退休的女性则按每2个月延迟1个月计算。 -
过渡期与上限
政策设15年过渡期(2025-2039年),延迟月数逐年累积。例如,2026年到龄者延迟月数需叠加2025年的基数,最终男性累计延迟不超过36个月(至63周岁),原55周岁女性不超过36个月(至58周岁)。 -
弹性退休选择
职工可协商弹性延迟或提前退休,但提前不超过3年且不得低于原法定年龄(男60岁、女50/55岁)。延迟退休者最长可延至66岁(男)或61岁(女)。 -
实操工具辅助
官方提供“法定退休年龄计算器”(如“蒙速办”APP),输入出生年月和性别即可自动生成改革后的退休年龄、日期及延迟月数,避免手动计算误差。
总结:延迟退休的“四个月节奏”通过分阶段微调平衡政策落地与个人影响,建议结合官方工具测算具体时间,并提前规划养老缴费与职业安排。弹性机制为不同需求群体提供了灵活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