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瓶过期矿泉水,最低可获赔500元,若按食品安全法主张赔偿,金额可达价款的10倍(不足1000元按1000元计算)。实际案例中,消费者花1.5元购买过期水,法院判决商家赔偿500元;另有9.8元过期食品获赔1000元的案例。关键点在于:过期食品属于违法销售,消费者有权主张惩罚性赔偿。
-
法律依据明确
根据《食品安全法》,销售过期食品需承担“退一赔十”责任,最低赔偿1000元;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主张价款三倍赔偿(不足500元按500元计算)。两者以食品安全法优先。 -
赔偿金额计算方式
- 若矿泉水售价2元,按10倍赔偿为20元,但不足1000元则按1000元赔付。
- 若造成健康损害(如饮用后就医),可额外索赔医疗费、误工费等实际损失。
-
**步骤简化
- 保留证据:购物小票、过期商品照片或实物。
- 先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消协投诉或起诉。法院通常支持消费者主张,且商家需自证无过错。
-
商家违法成本更高
除民事赔偿外,商家可能面临市场监管部门罚款(货值金额10-20倍)、吊销执照等处罚。若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甚至需承担刑事责任。
提示:购买时务必检查保质期,发现过期商品立即取证。**时优先引用《食品安全法》,主张1000元赔偿更有利。若遇推诿,拨打12315或通过法院小额诉讼程序快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