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过期饮料如何处罚? 商家可能面临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最高可达货值金额30倍或50万元),甚至吊销执照;消费者可要求退款并索赔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最低1000元)。
-
商家处罚标准
- 罚款金额:根据《食品安全法》,销售过期饮料货值不足1万元的,罚款5万至10万元;超过1万元的,按货值金额10倍至30倍罚款。例如,某小卖部因销售27元过期饮料被罚1000元,而另一案例中商家因268元货值被罚5万元。
- 其他处罚:包括没收过期商品、停业整顿,情节严重者吊销许可证。若导致健康损害,商家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
消费者**步骤
- 保留证据:留存购物小票、过期饮料实物及照片(含生产日期)。
- 协商或投诉:先与商家协商退款赔偿;若拒赔,拨打12315投诉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 法律索赔:可主张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金(不足1000元按1000元计算)。例如,法院曾判决超市赔偿消费者千元。
-
特殊情形处理
- 网购过期饮料:可要求电商平台介入,或直接起诉生产者/经营者。
- 健康受损:保留医疗记录,追加医疗费和精神损害赔偿。
提示:消费者**时需冷静取证,优先协商;商家应定期清查库存,避免因疏忽面临高额处罚。食品安全无小事,依法**既保障自身权益,也推动市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