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食品私了协议书是消费者与商家就过期食品纠纷达成和解的法律文件,核心在于明确责任、赔偿方案及双方义务,避免诉讼纠纷。关键条款包括赔偿金额计算、保密协议、违约责任等,需符合《食品安全法》等法规要求,确保双方权益合法化。
-
责任确认与赔偿标准:协议需明确商家承认销售过期食品的事实,并约定赔偿金额。根据《食品安全法》,消费者可主张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的赔偿,最低一千元。私了协议通常协商具体数额,可能包含退款、额外补偿及精神损害赔偿。
-
履行方式与期限:支付赔偿款的时间、方式(如银行转账、现金)需具体化,例如“协议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支付”。消费者收到款项后需出具收款凭证,避免后续争议。
-
保密条款:双方约定不得公开协议内容及发表不利言论,防止商誉受损或消费者被报复。但需注意,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不适用强制保密。
-
违约责任:若商家未按时赔偿,需支付违约金(如每日未支付金额的5%);消费者若虚假索赔,商家可追责。争议解决优先协商,协商不成可诉讼。
-
法律效力与补充条款:协议需双方签字/盖章生效,一式两份。可附加“承诺不再销售过期食品”等条款,体现商家整改诚意。
提示:签署前务必核对食品过期证据(如购物小票、实物照片),必要时咨询法律人士。私了协议虽高效,但重大纠纷仍建议通过监管部门或司法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