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变相裁员的手法通常以降低员工成本、规避经济补偿为核心,常见手段包括以下五类:
-
极端调岗
将员工从核心岗位调至与其技能、职业规划完全不匹配的岗位(如技术岗调保洁),或强制异地工作,导致员工无法胜任或生活受影响,最终主动离职。
-
故意设置考核障碍
通过制定无法完成的高标准KPI、恶意打分或频繁调整考核标准,使员工长期处于绩效压力下,最终因无法忍受而离职。
-
精神与情感操控
采用孤立、辱骂、人格侮辱等方式打击员工士气,或通过无薪培训、强制加班等手段消耗员工精力,造成心理压力过大而主动辞职。
-
变相降薪与福利削减
通过取消年终奖、降低薪资结构、减少绩效工资或调整合同条款,使员工实际收入下降,引发离职意愿。
-
制造“过失”辞退风险
在员工工作表现正常的情况下,刻意制造“工作失误”或“违反公司规定”,为后续辞退提供借口,迫使员工主动离职以规避赔偿。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调岗需与员工协商一致,单方面强制调岗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员工可申请劳动仲裁或主张经济补偿。建议员工在面临上述手段时,保留工作记录、沟通记录等证据,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