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能随意降低员工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薪资属于劳动合同核心条款,调整必须满足双方协商一致、法定情形或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三大条件,否则构成违法降薪。以下是具体法律要点分析:
-
协商一致原则
降薪需与员工书面协商并签订补充协议,单方面通知无效。例如企业因经营困难调整薪资结构,需获得员工签字确认。 -
法定允许降薪的情形
- 员工不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无法胜任(需有考核证据)
- 企业停工停产(第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后可按最低工资80%发放)
- 因医疗期、事假等合法缺勤导致的工资折算
-
违法降薪的后果
员工可主张补足工资差额,或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N倍月工资)。若企业拒不执行,可通过劳动仲裁**。
提示:遇到降薪时务必保留工资条、沟通记录等证据,30日内提出异议可避免视为默许。企业规章制度中若存在"可根据经营情况调薪"等模糊条款,可能被认定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