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排查的步骤流程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环节,结合权威性高且时效性新的信息整理如下:
一、建立排查治理体系
-
责任制 :明确岗位、人员及安全责任,制定考核机制。
-
制度规范 :包含适用范围、职责分工、排查周期等要素,参考法规、标准及企业实际情况。
二、风险识别与重点部位确定
-
风险分级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等标准,确定风险等级较高的部位作为排查重点。
-
台账管理 :建立重点部位台账,经主要负责人批准。
三、隐患排查实施
-
排查方法 :采用定期检查与现场巡查相结合,覆盖设备、电气、消防等关键环节。
-
隐患判定 :从人、物、环境、管理四方面分析,参考行业隐患目录或技术规范。
四、隐患评估与整改
-
分类分级 :将隐患分为重大、一般、轻微三类,评估后果与发生概率。
-
整改方案 :明确措施、责任人及期限,分步落实整改并跟踪监督。
五、复查与持续管理
-
验收评估 :整改完成后组织复查,确保隐患彻底消除。
-
闭环管理 :建立隐患档案,持续跟踪整改效果,防止反弹。
说明 :该流程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为基础,结合企业实际需求细化操作步骤,强调制度规范与隐患分级管理,确保排查工作的系统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