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每学期应开展至少2次消防演练,包括1次疏散演习和1次消防知识培训,确保师生掌握逃生技能与防火常识。以下是具体要点:
-
基础频次要求:根据安全教育规定,中小学每学期需组织至少1次全员疏散演练,模拟火灾场景;另安排1次理论培训,讲解灭火器使用、报警流程等实操内容。
-
演练核心目标:重点训练师生在3分钟内安全撤离至指定区域,低年级学生需掌握弯腰捂鼻等基础动作,教师应熟悉疏散路线与分工职责。
-
灵活调整原则:寄宿制学校或高层教学楼可增加演练次数;遇极端天气或特殊情况,可转为室内知识竞答或视频教学替代。
-
效果强化建议:结合演练复盘漏洞(如通道堵塞、信号不清),优化应急预案;鼓励家庭参与社区消防活动,延伸安全教育场景。
定期演练不仅能提升应急能力,还可减少90%以上的踩踏风险。学校需将消防培训纳入年度计划,确保流程标准化、覆盖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