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国家在土地买卖方面主要划定了以下红线:
一、宅基地买卖严格禁止
-
城镇居民、退休干部等非本村成员购买宅基地的合同无效,房屋需返还,买方承担拆除费用。
-
以“合作建房”“特殊资格权”等名义变相交易宅基地的行为被禁止,合同期限不得超过20年。
二、集体土地入市需严格审批
-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需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并完成确权后方可入市交易,土地增值收益的40%-60%分给村民。
-
严格禁止以“特色小镇”“康养项目”等名义占用耕地或集体建设用地开发非农设施。
三、承包地买卖与流转限制
-
农村承包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民仅享有使用权,不得买卖,但可互换或出租(需经集体同意)。
-
土地流转收益归农民所有,若租地人弃耕抛荒超过2年,农民可收回土地。
四、政策保障与风险提示
-
通过土地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渠道,农民可增加财产性收入,例如安徽某村废弃砖厂建物流园,村民人均分红5000元。
-
警惕“阴阳合同”陷阱,如低价租地后转租牟利等行为,农民**困难。
以上政策旨在保护农民权益,防止土地资本化,确保农村土地用于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