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标准主要分为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地方标准三类,涵盖生产、检验、标签等全流程规范。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国家标准(GB)
-
实施范围 :强制实施,未达标产品禁止上市销售。
二、企业标准(Q)
-
定义与作用 :企业自愿制定的食品安全规范,涵盖生产、加工、储存等环节,体现企业对食品安全的承诺。
-
特点 :非强制性,但可作为企业质量信誉的重要凭证。
三、地方标准(DB)
-
制定主体 :地方政府卫生部门,针对地方特色食品或区域食品安全需求制定。
-
补充作用 :填补国家标准空白,强化地方食品安全监管。
四、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标志)
-
标志要求 :由“QS”和“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蓝色为主色调,标注生产许可证编号,未加贴标志的食品禁止销售。
-
覆盖范围 :28类食品,包括大米、肉类、乳制品等。
五、食品标签规范
-
基本要求 :必须标注名称、厂址、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等,裸装食品大包装也需符合。
-
转基因标识 :欧盟要求标明生产、加工、屠宰国及批号,法国要求标注动物出生国和饲养国。
六、新标准实施影响
- GB 2760-2024更新 :废止旧版标准,严格限制脱氢乙酸钠、山梨酸钾等添加剂使用,提升食品安全性。
通过以上标准体系,我国从源头到终端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消费者可通过QS标志、标签信息等识别合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