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个体和种系从出生到衰老全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核心聚焦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心理功能的动态变化。其研究涵盖毕生发展观(从婴儿到老年)、跨文化差异以及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三大亮点,旨在揭示心理成长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个体心理发展的全程性
从胎儿期到老年,发展心理学追踪语言习得、道德判断、自我意识等关键能力的演变。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儿童思维从具象到抽象的飞跃,而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则强调人生各时期的身份认同危机。 -
种系心理发展的进化视角
通过比较人类与动物的心理演化(如工具使用、合作行为),探索心理能力的生物基础。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进一步提出,社会传递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是人类心理区别于动物的核心。 -
多维互动的影响机制
心理发展受成熟度、社会环境、教育干预等多因素交织影响。例如,双生子研究证明基因对智力的基础作用,但贫困或富足的教育环境可能使相同遗传潜力的个体发展出显著差异。
理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能优化教育实践和心理健康干预,也为人工智能模拟人类学习提供理论基石。这一领域持续推动着我们对“人性如何形成”这一终极问题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