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成立公司时,名称设置需遵循“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经营特点+组织形式”的四段式结构,且字号需具有显著性、不得含误导性词汇或敏感字样,行业表述需与主营业务一致。 例如,“北京星辰科技有限公司”符合规范,而“中国国际**集团”则可能因违规被驳回。以下是关键规定详解:
-
基本结构要求
企业名称通常由四部分组成:行政区划(如“上海”)、字号(如“星辰”)、行业(如“科技”)、组织形式(如“有限公司”)。特殊情况下,行政区划可加括号置于字号后,如“星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字号规范
字号需由两个以上规范汉字组成,不得使用语句、繁体字或敏感词汇(如“国家级”“最高级”)。自然人姓名可作为字号,但不得与同行业知名企业字号重复或近似。 -
行业与组织形式
行业表述需参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若主营业务跨多个大类且注册资本超1亿元,可省略行业用语。组织形式必须标明责任类型,如“有限公司”“(有限合伙)”等。 -
特殊名称核准
冠以“中国”“中华”等字样的名称需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外商投资企业使用“(中国)”需与外国投资者名称一致。 -
禁止与限制
名称不得含误导性内容(如“**”)、不得模仿政府机构或非营利组织,且需避免与现有企业名称重复或高度相似。
提示:企业可通过地方政务平台(如皖事通)自主申报名称,但最终以登记机关审核为准。建议提前查询行业用语和字号可用性,避免因名称问题延误注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