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改革通过 战略性重组、市场化机制创新、科技创新驱动 等举措,涌现出龙煤集团、山东重工、佛山国资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的改革经验。
战略性重组优化布局
黑龙江龙煤集团通过改革脱困实现年盈利超15亿元,成为东北煤炭行业标杆;山东整合港口、机场等资源组建山东港口集团,实现沿海港口一体化运营;辽宁港口集团通过央地合作整合大连港与营口港,年接卸船舶超1.7万艘次,资源协同效应显著。
市场化机制激发活力
山东国企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绩效年薪占比超60%,员工市场化退出率达2.6%;浙江建工集团通过混改引入社会资本,三年获国家专利758项,营收跃居全球工程承包商前列;北京国企混改后营收和利润分别增长45%和54%,社会资本引入超100亿元。
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山东重工重组中国重汽后,重卡销量全球领先,研发投入视同利润考核;浙建集团设立工程研究总院,研发费用三年增长117%,建成21项数字化应用;佛山国资“一主N辅”改革推动市属企业经济指标增速领先全国,科改企业数量居地级市第一。
党建引领与风险防控
黑龙江国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省委主要领导全年批示11次;蓬江区国资局构建数字化监管体系,覆盖42项指标实现资产“一屏可视”;长沙国资集团将党建融入参股管理,严控非主业投资,强化债务风险动态监测。
总结:国资国企改革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未来需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协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