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认定的核心三要素为:主体合法性、人格隶属性、业务从属性。具体表现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需具备法定资格,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管理并从事有报酬的劳动,且劳动内容属于用人单位业务组成部分。以下分点详解:
-
主体合法性
双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用工主体资格。用人单位需为依法注册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劳动者需年满16周岁且未达退休年龄。例如,个体工商户雇佣适龄员工即满足主体要求,而未成年人或未注册的“黑作坊”则不具备合法性。 -
人格隶属性
劳动者需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包括遵守考勤、绩效考核等规章制度,并在指定时间、地点完成指派任务。报酬的定期支付(如工资条、社保记录)是重要证明。案例中,美发店学徒虽未签合同,但接受排班管理和固定“生活费”,即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
业务从属性
劳动者的工作内容须与用人单位主营业务直接相关。例如,快递员派件属于物流公司业务核心,而临时搬运工若仅参与一次性项目则可能不构成劳动关系。判断时可参考岗位职责、业务流水线分工等。
提示:未签订劳动合可通过工资记录、工牌、同事证言等辅助证明劳动关系。企业应规范用工流程,劳动者需留存工作证据以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