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退休金将迎来结构性调整,整体涨幅预计2.7%-3%,其中企业退休人员、高龄群体及长缴费者受益最显著。过渡性养老金补发比例提升至70%,部分退休人员月增额可超400元;高龄补贴标准创新高,80岁以上群体月增50元;定额调整预计35元,工龄挂钩部分最高达2.8元/年,政策精准向低收入和长工龄群体倾斜。
-
过渡性养老金红利释放:1996年前参加工作的企业退休人员将获得新旧办法差额70%的补发,工龄35年者月增额普遍在300-500元,3月底前一次性发放。例如南京李阿姨(工龄30年)仅此一项月增280元,叠加年度普调后综合涨幅达11%。
-
定额与挂钩调整优化:定额部分预计35元,较2024年提高13%;工龄挂钩分段计算,26年以上工龄按2.8元/年计发,引导长期参保。养老金水平挂钩比例降至0.5%,缩小高低收入差距,3000元以下群体实际涨幅可达3.5%-4.2%。
-
高龄倾斜力度加大:70-74岁、75-79岁、80岁以上分别增加25元、35元、50元,百岁老人额外加发60元。南京80岁老人综合调整后月增额最高达485元,增幅为平均水平的2.3倍。
-
灵活就业与农村群体受惠:缴费超25年的灵活就业人员定额部分可额外增加5-8元;56万乡镇企业退休人员或享"农龄折算补贴",务农年限按50%折算缴费年限,人均月增20-30元。
退休人员可通过"江苏智慧人社"APP测算个人调整金额,重点关注6月下旬省级方案细则。需注意过渡性补发需在4月10日前完成复核,高龄认定以2025年12月31日年龄为准。此次调整通过"控高补低"机制,确保3000万退休人员共享制度优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