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法
单位单方面取消工龄工资的合法性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但通常情况下,若未依法程序进行,可能涉及违法行为。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工龄工资的合法性
-
非法定强制工资
工龄工资并非法律强制规定的工资组成部分,属于企业自主设立的薪酬福利。企业可根据经营状况调整工龄工资的发放,但需与员工协商一致或通过合法程序变更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的约定效力
若工龄工资在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企业单方面取消需承担违约责任。若合同未约定,企业仍需遵守公平原则,单方面变更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二、单方面取消工龄工资的违法情形
-
未协商或未依法程序
企业若未与员工协商一致或未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合法途径变更劳动合同,单方面取消工龄工资可能构成变相克扣工资,违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
关联企业转移工龄
通过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强制签订工龄补偿协议或派往关联企业工作等方式“砍断工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保存用工证据,通过劳动仲裁或社保部门投诉**。
三、法律后果与**建议
-
工资补发与赔偿
员工可要求补发应得工龄工资,并可主张赔偿金。若因工龄工资被克扣导致实际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还需要求补足差额。
-
社保与工龄计算
工龄计算以社保缴费记录为准,企业不得通过停止发放工龄工资影响社保缴费或养老金计算。若企业存在社保缴纳问题,可向劳动稽查部门举报。
-
**途径
建议保存劳动合同、工资条、工龄计算依据等证据,通过以下方式**:
-
协商解决
-
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
提起诉讼至人民法院
-
向社保部门投诉处理。
-
四、特殊说明
- 社保与工龄的关系 :工龄以社保缴费月度累计计算,与工资待遇无直接关联。- 协商与程序的重要性 :企业调整薪酬需遵循法定程序,否则可能因程序瑕疵影响**效果。
单位单方面取消工龄工资通常不合法,员工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