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工资发放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月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拖欠,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重点包括:工资支付周期、支付形式、最低工资保障、加班工资计算以及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等核心内容。
-
支付周期与形式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遇节假日应提前发放。支付方式需以法定货币(人民币)进行,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等替代。双方约定支付日期的,最迟不得超过约定日期5个工作日。 -
最低工资保障
无论计时或计件工资,实际到手金额均不得低于当地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含个人缴纳的社保公积金)。最低工资标准通常每2—3年调整一次,需关注所在地最新政策。 -
加班工资计算
- 工作日加班:按不低于150%的工资标准支付;
- 休息日加班:优先安排补休,否则按200%支付;
- 法定节假日加班:必须支付300%的工资,且不得以补休替代。
-
拖欠与**途径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违法,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胜诉后仍不支付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用人单位可能面临欠薪金额50%—100%的赔偿金。
若遇到工资纠纷,建议保留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等证据,及时通过法律渠道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