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20年病退,退休金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退休地的政策。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 缴费基数 × 缴费年限 × 1%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
1. 缴费年限与基数的影响
缴费年限越长,退休金越高。例如,缴费满15年即可领取基础养老金,而20年的缴费年限将显著提高养老金总额。
缴费基数与个人工资水平挂钩,基数越高,退休金越高。如果工资较高,缴费基数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增加退休金。
2. 退休地政策差异
退休金的计算和发放还受退休地政策的影响。例如,北京市病退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方式与正常退休一致,但不同地区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和发放标准可能存在差异。
3. 其他影响因素
- 个人账户余额:个人账户养老金取决于账户累计储存额,余额越高,退休金越高。
- 计发月数:与退休年龄相关,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少,每月领取的养老金越高。
4. 2025年政策调整
从2025年起,病退政策将被“病残津贴”制度取代。参保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可申请按月领取病残津贴,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金。
总结
上班20年病退的退休金因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退休地政策等因素而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社保部门,了解具体计算标准和政策变化,确保退休金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