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清零并非合法操作,2025年最新政策明确保障劳动者权益,特殊情形下工龄可连续计算或补救找回。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法律定性
工龄归零指用人单位通过重新签订合同、调动岗位等方式将员工原有工作年限作废,这种做法直接违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六条。若员工非因个人原因被安排至新单位(如企业合并、组织委派等),原工龄必须合并计算。 -
补救措施
- 合并计算条件:工作场所、岗位未变仅更换劳动合同主体,或因企业分立、关联公司轮换签约等情形,可申请工龄累计。
- 历史工龄找回:90年代国企职工、灵活就业者等四类人群,即使无社保记录,凭工资凭证、街道登记等材料可补认工龄。
- 补缴与申诉:发现工龄异常时,退休前可申请补缴断缴社保并提供在职证明;已退休者可通过行政复议或法律途径**。
-
特殊场景处理
- 视同缴费年限:1991年前工龄若因1992-1993年社保断缴被清零,需立即补缴并提交档案证明,否则养老金每月可能损失500-1000元。
- 延迟退休新政:2025年起实施的渐进式退休政策中,缴费年限不足者可通过延长缴费、一次性补缴(限特定群体)或转居民社保兜底。
提示:劳动者应定期核查社保记录,留存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证据,遇工龄争议时及时通过劳动仲裁或司法程序主张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