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法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公司是否发放工龄工资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但总体原则如下:
一、法律层面无强制要求
-
国家无统一规定
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 未对工龄工资作出强制规定 ,仅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约定优先
若劳动合同或单位规章制度中明确约定了工龄工资的发放标准,则单位需依法履行;若无相关约定,则单位无需发放。
二、特殊情形下的法律后果
-
单方面取消工龄工资
若单位未经协商单方面取消工龄工资,可能构成 工资克扣 ,劳动者可依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要求单位支付被克扣的工资报酬。
-
以社保缴费年限替代工龄
单位不得以社保缴费年限替代工龄计算工龄工资。社保缴费记录是工龄认定的法定依据,但工龄工资属于用人单位自主设立的福利项目,两者不可混同。
三、**建议
-
核对劳动合同与规章制度
检查合同或单位文件,确认是否存在工龄工资的明确约定。
-
收集证据
若认为单位存在违规行为(如未缴社保、单方面取消工龄工资等),需收集工资条、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等证据。
-
协商或仲裁
可先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无果时,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总结
工龄工资虽非法律强制项,但属于劳动者应得的合法权益。若单位未依法发放,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建议在签订劳动合明确工龄工资的发放条件与标准,以减少纠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