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法禁止几种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禁止网络使用者的七类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了网络使用者禁止从事的七类行为,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也严重危害了网络安全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具体包括:

  1. 非法侵入他人网络:禁止未经授权擅自进入他人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包括破解密码、利用漏洞等手段。

  2. 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禁止通过各种手段干扰他人网络的正常运行,如发送垃圾信息、恶意流量攻击等。

  3. 窃取网络数据:禁止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的网络数据,包括个人信息、商业秘密等。

  4. 提供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禁止制作、传播或销售用于从事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或工具,如病毒、木马等。

  5. 为危害网络安全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禁止为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等帮助。

  6. 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禁止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活动,如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等。

  7. 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禁止利用网络传播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思想,或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

这些禁止行为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有明确规定,也是维护网络秩序、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法律依据。违反这些规定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包括但不限于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网络使用者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本文《网络安全法禁止几种行为》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440606.html

相关推荐

网络安全法是什么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律,自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法律旨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 1. 网络安全法的主要目标 明确保障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 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 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 2

2025-05-03 会计考试

网络安全法属于什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属于行政法范畴,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体分析如下: 法律性质 该法以行政法为核心,由行政机关负责实施监督管理,明确网络运营者等主体的安全责任和义务,体现行政法规范行政管理关系、维护公共利益的特点。 法律定位 被视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的 基础性法律 ,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核心保障,标志着网络空间法制化的重要里程碑。 综合性特征

2025-05-03 会计考试

《国家网络安全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处罚规定主要分为一般违法处罚和严重违法处罚两类,具体如下: 一、一般违法处罚 网络运营者未履行基本义务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警告,拒不改正或导致危害后果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网络安全法》第五十九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未履行保护义务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警告

2025-05-03 会计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哪一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颁布于2016年,具体信息如下: 通过时间 该法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6年11月7日通过。 施行时间 法律自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法律依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该法旨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总结 :该法于2016年通过,2017年实施

2025-05-03 会计考试

网络安全法与传统部门法的区别

​​网络安全法与传统部门法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是聚焦网络空间治理的综合性法律,强调动态安全与技术适配性;后者则针对特定社会关系进行静态规范,依赖传统法律框架。​ ​ ​​调整对象差异​ ​ 网络安全法以网络空间主权、数据流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新型客体为核心,覆盖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复杂关系;传统部门法则基于物理社会中的财产、人身、行政行为等既定范畴,如民法调整平等主体间法律关系,刑法规制犯罪行为。

2025-05-03 会计考试

公司法修订对照表

​​公司法修订对照表是法律领域的重要参考工具,其核心价值在于清晰对比新旧法条差异,帮助用户快速掌握修订要点。​ ​ 撰写此类内容的SEO优化需严格遵循Google EEAT标准(经验、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尤其需突出法律解读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经验​ ​:内容创作者需具备法律实务或学术背景,例如参与过企业合规咨询或立法研究,能结合案例解读修订条款的实际影响。例如

2025-05-03 会计考试

网络安全法是由谁发布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发布机构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该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6年11月7日通过,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3 会计考试

网络安全法颁布实施的先后顺序

我国网络安全法律颁布实施的先后顺序如下: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1994年由国务院发布,是我国首部网络安全行政法规,首次定义计算机信息系统、计算机病毒等概念,确立安全保护制度。 《国家安全法》 2000年通过,是我国首个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决定,明确网络安全领域民事、行政、刑事责任框架,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法律支撑。 《网络安全法》 2016年11月7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25-05-03 会计考试

网络安全法由十二个部门发布

《网络安全法》确实由十二个部门联合发布,具体信息如下: 发布部门与时间 2016年11月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于2017年6月1日正式施行。 十二部门组成 根据2016年通过的《网络安全法》第七条,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等11个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 后续修订与补充

2025-05-03 会计考试

新公司法全文解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2024年7月1日正式施行,共包含266个条款,较现行法大幅修订。以下是主要亮点和核心内容的综合解读: 一、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法定代表人制度完善 明确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辞任时需在30日内完成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但公司章程对权限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董事会职权强化

2025-05-03 会计考试

网络安全法由哪个部门负责

国家网信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网络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责由 国家网信部门 承担,其他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相应职责。具体如下: 一、国家网信部门的核心职责 统筹协调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全国网络安全工作,包括制定网络安全战略、规划,组织协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数据安全保护等。 监督管理 承担网络内容安全、网络运营者合规性审查

2025-05-03 会计考试

网络安全法六大要点

​​《网络安全法 》的六大核心要点包括:明确网络空间主权、强化网络产品服务安全义务、规范网络运营者责任、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严格管控数据跨境传输。​ ​这些要点构建了我国网络安全的法律框架,既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又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网络空间主权原则​ ​ 法律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网络空间主权,明确境内网络建设、运营及监管均适用本法

2025-05-03 会计考试

网络安全法由谁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旨在保障网络空间主权、国家安全及公民权益。​ ​ 该法于2016年11月7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2017年6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网络空间治理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立法主体与程序​ ​ 网络安全法的制定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025-05-03 会计考试

法律体系7个法律部门

我国法律体系由七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构成,具体如下: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规范国家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核心内容。 民法商法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包括《民法典》《公司法》《商标法》等。 行政法 规范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之间的行政关系,如《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 经济法 通过国家干预协调经济关系,涵盖《税收征收管理法》《反垄断法》等。 社会法

2025-05-03 会计考试

法律是国家哪个部门制定的

法律是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制定的。具体说明如下: 立法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唯一具有法律制定权的国家机构。基本法律(如宪法、民法典等)由全国人大制定,其他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立法程序 法律制定需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草案提出 :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国务院等机构可提出法案; 审议讨论

2025-05-03 会计考试

法律是哪个部门颁发的

我国法律的制定部门如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这是我国法律的主要制定机关,负责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如宪法、刑法、民法等)。根据《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其通过的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国家强制力。 其他部门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总理签发; 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门制定

2025-05-03 会计考试

法律是颁布还是发布

法律通常是通过颁布 的形式正式生效的。法律颁布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律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使其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颁布的关键特点 权威性 :法律颁布由具有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完成,体现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公开性 :法律颁布后需要公开,确保公众知晓,这是法律实施的前提。 法律效力 :法律颁布后即具有普遍约束力,所有公民和组织必须遵守。 与“发布”的区别

2025-05-03 会计考试

法律是由哪个部门制定或实施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实施的,具体分为以下要点: 一、法律制定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 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负责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如《宪法》《民法典》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负责起草和修改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并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部分立法权。 二、法律实施主体

2025-05-03 会计考试

法律由谁修改和颁布

​​法律由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修改和颁布,核心权力集中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同时国务院、地方人大等机构在特定范围内享有立法权。​ ​ 我国立法体系以宪法为根本,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原则,确保法律反映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最高立法机关的核心职能​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修改宪法、制定基本法律的专属权力,例如刑法、民法的修订必须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2025-05-03 会计考试

法律由什么部门颁布

全国人大 我国法律的制定部门如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这是我国法律的主要制定机关,负责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如宪法、刑法、民法等)。根据《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其通过的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国家强制力。 其他部门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总理签发; 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门制定

2025-05-03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