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给员工放假时是否发放基本工资,主要取决于放假原因和劳动合同约定。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带薪年假、婚丧假等情形必须支付工资;因单位原因停工停产时,首个工资支付周期内需按劳动合同标准发薪;事假或无薪假期可不支付工资。以下是具体分析:
-
法定假期必须支付工资
员工享受元旦、春节等法定节假日,或依法休带薪年假、婚假、产假时,单位应按正常出勤标准支付工资,不得克扣。 -
单位原因停工停产的特殊规定
若因经营问题安排员工待岗,首个工资支付周期(通常1个月)需全额支付基本工资;超过周期后可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80%发放生活费。 -
员工个人原因请假可协商
事假或无薪假期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单位可不支付工资,但需明确写入考勤制度或补充协议。 -
劳动合同优先原则
若合同中约定“综合工时制”或“不定时工作制”,工资发放方式可能调整,但不得低于法定底线。
提示:员工遇到工资争议时,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保留考勤记录、劳动合同等证据**。合理区分假期类型是保障权益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