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账上没钱发不出工资时,劳动者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等合法途径**,同时需区分企业“真没钱”与“恶意拖欠”两种情况,优先选择劳动部门介入或法律手段解决。
-
协商解决:若公司因短期资金周转困难无法发薪,可主动与用人单位协商延期支付方案,达成书面协议以保障权益。
-
行政投诉: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部门将责令公司限期支付;逾期不付的,可能加付50%-100%赔偿金,且程序高效无需费用。
-
劳动仲裁:提交仲裁申请要求支付欠薪,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若企业对结果拒不执行,可进一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满或企业恶意转移资产的,可在15日内起诉,通过司法程序追讨工资及赔偿,尤其适用于破产清算中的优先债权主张。
遇到欠薪问题应尽早行动,保留劳动合同、工资记录等证据,避免因拖延导致**难度增加。法律明确保障劳动者薪酬权益,合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