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发错工资发少时,处理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主要分为以下四类情况:
一、及时沟通协商
-
主动联系财务部门
发现工资错误后,第一时间与财务或人力资源部门沟通,提供考勤记录、绩效评估等证明材料,要求补发差额。
-
保留沟通记录
通过邮件、录音等方式保存沟通内容,作为后续**的依据。
二、内部处理机制
-
部门协调
若财务部门处理不力,可向部门领导反映,借助管理权限推动问题解决。
-
企业内部监督
企业应建立工资审核机制,财务人员需加强自我审核,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三、法律途径
-
劳动监察投诉
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据,要求责令补发。
-
劳动仲裁或诉讼
-
仲裁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差额工资及赔偿金(按应付金额50%-100%加付)。
-
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
四、特殊情况处理
若因财务失职导致少发工资,用人单位可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解除劳动关系,但需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总结 :处理原则是“先协商、后投诉、最后诉讼”,优先通过内部渠道解决,必要时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