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平均工资按30天计算是否违法,取决于具体计算方式和适用场景。根据《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计算需遵循“月计薪天数21.75天”的标准,若企业按30天折算导致克扣工资则违法,但特殊行业或约定情况可能例外。
-
法定计薪天数标准
我国法定的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年工作日250天÷12个月),用于计算日工资、加班费等。若企业直接按30天折算日工资(如请假扣款时),会导致日工资被压低,变相克扣工资,属于违法行为。 -
30天计算的合法场景
- 综合计算工时制:如餐饮、运输等行业经审批后,可按实际出勤天数或30天折算,但需保证总工资不低于最低标准。
- 双方协商一致:若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全勤按30天计薪”(含休息日工资),且实际发放总额合法,则不违法。
-
违法风险点
- 加班费计算错误:用30天折算日工资会降低加班费标准(如周末加班按21.75天算2倍工资)。
- 请假扣款超额:员工请假时,若按30天扣日工资,实际扣款可能超过法定比例,侵犯劳动者权益。
总结:企业应优先采用21.75天的法定标准,避免法律纠纷;特殊行业需确保折算后工资总额合法,并明确约定。劳动者若发现工资被不合理折算,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