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工资的会计凭证制作需遵循规范流程,确保账务准确。以下是具体步骤及要点:
一、核心分录结构
-
发放工资
-
借方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实发金额)
-
贷方 :银行存款/库存现金(支付方式)
示例:若实发工资50,000元,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则分录为: $$ \text{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0,000} \ \text{贷:银行存款 50,000} $$
-
-
代扣代缴项目
-
社保及公积金 :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负担部分)、其他应收款-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
-
个人所得税 :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
二、操作流程
-
工资计提
- 根据员工工资表,借记对应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总额)。
-
凭证制作
- 填写凭证标题(如“发放工资”)、日期、金额及摘要,确保科目、金额准确无误。
-
审核与存档
- 由财务负责人和人事部门审核签字,凭证需加盖公章后存档,保存期限通常为15年。
三、注意事项
-
时效性 :工资凭证需在发放后1个月内完成审核与归档。
-
准确性 :核对工资总额、社保/公积金代扣金额及个税计算是否正确。
-
支付方式 :区分银行转账、现金等支付方式,对应调整贷方科目。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工资核算的规范性与财务数据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