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过程分为三个关键环节,分别是识记、保持以及回忆和再认,这三个环节相互关联且缺一不可。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起始阶段,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特征进行区分、认识并在脑海中留下印象的过程。这个阶段有些内容可以通过一次感知就达成识记,但大多数内容需要反复感知,让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结构形成关联。
保持是对识记内容的强化过程,目的是使其更好地成为个人经验。刚识记的信息会进入短期记忆,保留数十秒到几分钟,比如临时记住电话号码。而借助重复和复习等手段,信息能从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长期记忆可保留数天甚至数年,让信息更稳固地存储在大脑中。
回忆和再认是对过去经验的两种不同再现形式。回忆是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并回想内容;再认则是当再次接触相关信息时,能够识别出来。提取过程会受到线索和情境影响,比如熟悉的情境有助于情景记忆的提取,清晰的回忆线索能让人更准确地回想内容。
在提升记忆力方面,可从多方面着手。保持专注,避免多任务处理,能增强注意力,提高大脑编码效果;利用情绪记忆的增强效应,将新信息与情绪建立联系,可激活大脑相关区域,加强信息存储;通过重复和复习,依据“间隔学习”原理,能加强记忆稳定性;保证充足睡眠,每晚 7 - 8 小时高质量睡眠,对巩固白天获取的记忆十分重要;采用图像和联想记忆法,把内容转化为图像或进行联想串联,借助大脑对视觉信息的强大记忆能力增强记忆;规律运动,每周 3 次以上有氧运动,可促进大脑血流,增加海马体神经细胞生成,提升记忆力。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能帮助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储存和提取信息,发挥出更佳的记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