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现金
由出纳人员保管的款项在会计中应计入 库存现金 科目。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科目定义与分类
-
库存现金
指存放于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货币资金,包括纸币、硬币等实际持有的现金。属于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需通过"库存现金"科目进行核算。
-
所属类别
库存现金属于 资产类科目 ,其借方登记现金收入,贷方登记现金支出,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实际持有金额。
二、主要账务处理
-
现金收入
例如从银行提取备用金: $$借:库存现金 \quad 贷:银行存款$$
员工出差借支备用金:
$$借:其他应收款—某某员工 \quad 贷:库存现金$$。 -
现金支出
例如支付员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quad 贷:库存现金$$
购买办公用品:
$$借:管理费用 \quad 贷:库存现金$$。
三、管理与监督
-
企业需通过 库存现金日记账 进行明细核算,通过 库存现金总账 进行总分类核算,确保收支清晰。
-
严格遵循国家现金管理制度,监督现金使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防范财务风险。
四、注意事项
-
若出纳人员同时管理银行存款,需通过"银行存款"科目与"库存现金"科目进行账务对冲,避免重复记录。
-
部分情况下,企业可能设置"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等,但实际持有的现金仍归入库存现金核算。
出纳人员保管的款项应统一计入 库存现金 科目,并通过规范核算保障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