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评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了财政评审的核心原则、职责分工及实施范围,旨在规范财政投资评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下从四个方面详细解读:
1. 核心原则
- 依法依规:评审工作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流程规范。
- 科学合理: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可能,科学评定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
- 客观公正:推进预算评审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确保评审结果公平公正。
- 绩效导向: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导向,注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 职责分工
- 财政部门:负责预算评审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业务规范,明确评审项目范围。
- 主管部门:参与预算评审,提供项目背景和技术支持。
- 申报单位:负责项目申报材料的编制和提交,配合评审工作。
3. 实施范围
- 评审范围包括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的基本建设类、信息化建设类项目等。
- 涉及资金量大、支出标准审核以及预算合规性、合理性等方面的项目为重点评审对象。
4. 实施意义
-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评审机制,有效避免无效投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 促进预算管理科学化:推动预算编制和绩效管理的技术支撑作用。
- 规范财政行为:为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总结
财政评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效率,还为实现财政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保障。各级财政部门应严格遵循实施细则,确保评审工作科学规范、高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