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的核心内容如下:
一、管理目的与适用范围
-
旨在规范商品条码管理,保障商品流通信息化发展,不涉及商品质量或消费者权益。
-
适用范围包括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及位置代码。
二、编码原则与信息要求
-
采用“无含义原则”,商品条码本身不包含商品特定信息(如厂名、规格等),需通过标签或说明书标注。
-
商品特定信息需按商品类别和法规要求,在标签、说明书等位置明示。
三、注册与使用规范
-
子公司独立注册:集团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需单独申请厂商识别代码。
-
注册流程:申请人需提交资料至编码中心,经初审、审批后获发《系统成员证书》。
-
违规处罚:冒用、伪造条码最高罚款3万元,销售者违规收费最高罚款1万元。
四、费用标准
-
注册费:一次性800元(企业性质不同费用有差异)。
-
维护费:生产企业640元/年,集团公司/进出口公司1200元/年。
五、实施与监督
-
《商品条码管理办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原1998年版本废止。
-
加大对非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市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