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货没有发票时,企业可通过暂估入账、保存交易凭证、后续调整账目等方式合规处理,核心在于确保交易真实性和财务数据准确性。 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
-
暂估入账
依据合同或市场价对货物进行暂估,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收到发票后红冲暂估分录,按实际金额重新入账,确保账实相符。 -
保存完整交易证据
保留采购合同、收货单、付款记录(如银行转账凭证)等材料,作为税务核查依据。若供应商为个人,可要求其提供收据并注明交易细节。 -
税务处理与风险规避
无发票的进货支出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纳税调增,若次年5月31日前取得发票可申请调减。优先选择能开具正规发票的供应商,减少税务争议。 -
内部控制优化
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规范采购审批流程,利用财务系统跟踪无发票订单,定期与供应商核对账目,及时催补发票。
企业应平衡业务效率与合规性,通过制度化和技术手段降低无发票交易风险,同时咨询专业财税顾问确保符合当地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