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可能发生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任一环节,其中非法添加、掺假造假、过期翻新是最高发的违法类型。以下是各环节典型违法行为及危害:
-
生产环节
- 使用禁用农药、兽药或超量使用添加剂(如瘦肉精、孔雀石绿)
- 用工业原料替代食品原料(如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 伪造产地或有机认证标识
-
加工环节
- 添加非食用物质(如苏丹红、吊白块)改善卖相
- 回收过期食品重新包装销售(常见于乳制品、糕点)
- 使用劣质原料降低成本(如地沟油、霉变坚果)
-
流通销售环节
- 篡改食品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尤其冷链食品)
- 无证经营或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的进口食品
- 虚假宣传功效(如普通食品标称"治疗疾病")
这些违法行为可能导致急性中毒、慢性疾病,甚至引发*****。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注意检查包装完整性、标签信息,发现异常可拨打12315举报。食品安全需要全链条监管,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