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巴格莱(William C. Bagley)、康德尔(I.L. Kandel)、芬尼(R. Fine)、霍恩(H.H. Horne)、莫里逊(H. Morrison)和布里格斯(T. Briggs)等。
分点展开:
巴格莱
- 巴格莱是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核心人物,他强调教育的核心在于传授经过历史检验的“共同的文化要素”,包括基础知识、技能和传统态度。
- 1938年,他在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组织了“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并发表了《要素主义纲领》,奠定了要素主义理论的基础。
康德尔与芬尼
- 康德尔和芬尼等人进一步发展了巴格莱的思想,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科课程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以帮助学生掌握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
霍恩与莫里逊
- 霍恩和莫里逊则强调教育在传递文化元素的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布里格斯
- 布里格斯则关注教育的社会功能,认为教育应帮助个体适应社会,同时促进社会的进步。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核心在于通过严谨的学科课程传授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共同要素。这一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成为美国教育的主流思想,其代表人物如巴格莱、康德尔等人的贡献,不仅推动了课程理论的实践,也对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