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论流派的记忆口诀能帮助快速掌握学科中心、学生中心、社会改造主义等流派的核心理念与代表人物。 例如,学科中心流派口诀“拿结构,来要素,思永恒”对应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巴格莱的要素主义、赫钦斯的永恒主义;学生中心流派口诀“梭自然,唯经验,乐存在,罗马人本自我”则涵盖卢梭、杜威、奈勒、罗杰斯的理论。
-
学科中心流派:强调知识逻辑与学科结构。
- 结构主义(布鲁纳):主张学习学科基本结构,螺旋式课程设计。
- 要素主义(巴格莱):注重“共同要素”如数学、自然科学。
- 永恒主义(赫钦斯):推崇经典名著为永恒学科。
-
学生中心流派:以儿童兴趣和发展为核心。
- 自然主义(卢梭):教育应回归儿童天性。
- 经验主义(杜威):课程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
- 存在主义(奈勒):教材是自我实现的手段,学生主宰学习内容。
- 人本主义(罗杰斯):强调尊重学生需求与自我价值。
-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服务于社会变革。
- 布拉梅尔德等主张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培养“社会一致”精神,口诀“不服社会来改造”点明其批判性与实践导向。
-
后现代课程理论:灵活解构传统课程。
- 多尔提出4R标准(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口诀“蜜蜂联欢”概括其动态多元的特点。
提示:口诀是辅助工具,实际应用需结合理论背景与教学场景。例如,设计课程时可参考学科中心的系统性或学生中心的灵活性,适应不同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