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学派的核心观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为主:
-
儿童是主动学习者
认知发展学派强调儿童通过主动探索环境、与物体及他人互动来构建知识,而非被动接受信息。例如,婴儿通过感官和运动探索世界,形成对环境的认知。
-
活动是经验的来源
学习过程发生在儿童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包括操作物体、社交交往等。活动帮助儿童形成对物体的认知、区分自我与他人,并掌握社交规则。
-
认知发展的阶段性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通过感官和运动探索世界;
-
前运算阶段(2-7岁) :使用符号进行初步逻辑思考;
-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掌握具体逻辑推理;
-
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 :处理抽象概念。
-
-
同化与顺应机制
儿童通过 同化 (将新信息纳入已有认知结构)和 顺应 (调整认知结构以适应新信息)实现认知平衡,推动认知发展。
-
多因素影响
认知发展受成熟(生理成长)、物理环境、社会文化(教育、语言)等共同作用,强调个体与环境的动态交互。
总结 :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理论为核心,强调儿童主动探索、阶段性发展及环境交互的重要性,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