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形成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其核心内容包括五大维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五大素养既体现化学学科本质,又强调其育人价值,帮助学生从知识掌握转向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学生需能从宏观现象(如物质状态、反应现象)和微观层面(原子、分子结构)双重角度分析物质性质,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观念,并能将这一思维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例如解释材料特性或环境问题。 -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理解化学变化的动态性与条件性,掌握能量转化与反应限度的规律,学会用动态平衡视角分析工业反应(如合成氨条件优化)或生态系统的化学平衡问题。 -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实验数据或现象提出假设,运用逻辑推理验证结论,并构建模型(如反应机理模型、晶体结构模型)解释复杂化学现象,培养批判性思维与科学论证能力。 -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从问题提出、实验设计到结论分析全程参与探究,强调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例如设计绿色合成路线或改进实验方案,体现环保与效率的双重创新。 -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关注化学对社会的影响(如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能理性评判“塑料回收”“碳中和”等社会议题的化学本质。
提升化学核心素养需结合真实情境教学,如通过实验探究、案例分析或跨学科项目,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主建构与反思,而非机械记忆,最终培养兼具科学理性与社会担当的化学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