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离职公司仍以离职员工名义报税是否构成逃税,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一、属于逃税的情形
-
虚假申报收入
若公司未取得收入却仍申报工资薪金所得(如离职后仍显示正常发放工资),且收入金额未达5000元,属于《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的虚假申报行为。此时,公司可能面临追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严重者可追究刑事责任。
-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
若虚假申报导致应纳税额占实际应纳税额10%以上,或补缴税款后仍拒不缴纳,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相关责任人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二、不属于逃税的情形
若公司因财务疏忽导致离职员工信息未及时更新,但实际未进行虚假申报(如申报0收入),则不构成逃税。此类情况通常由税务机关核实后作废错误申报,不会对员工个人信用产生影响。
处理建议
-
优先沟通协商
向公司要求立即停止虚假申报,并提供离职证明等材料。
-
向税务机关申诉
若协商无果,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电子税务局提交申诉,要求删除错误申报信息。
-
法律追责
若因虚假申报导致经济损失或信用受损,可向法院起诉公司要求赔偿。
法律依据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