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食品安全需从源头控制、加工规范、储存管理及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一、源头把控
-
选择正规渠道
购买食品时需查看营业执照、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包装标识,避免“三无”食品。
-
检查食品外观
留意食品色泽是否正常,避免因外观鲜艳或变质食品引发风险。
二、加工与储存规范
-
生熟分开
使用专用刀具、砧板及容器,避免生熟食物接触,防止交叉污染。
-
彻底煮熟
烹饪时温度需达到70℃以上,确保有害微生物被杀灭,尤其是肉类、禽类等高风险食品。
-
安全储存
-
生熟食物分开放置,冷藏室温度控制在0~4℃,冷冻室-18℃以下。
-
食品保质期内食用,避免长期储存易变质的食品。
-
三、卫生与环境管理
-
厨房清洁
勤洗手、消毒餐具厨具,保持厨房空气流通及地面、冰箱清洁。
-
防虫防鼠
配备防蝇防尘设施,避免动物接触食物。
四、消费与习惯
-
理性购买
对比同类食品价格,警惕“打折”“促销”食品,避免低价陷阱。
-
避免浪费
提倡公筷分餐,按需购买,减少食物过期风险。
五、其他注意事项
-
使用安全水源 :避免饮用未处理或污染水。
-
及时处理变质食品 :发现发霉、异味食品立即丢弃。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食源性疾病风险,保障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