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关注食品安全的核心在于“源头把控+科学处理”,重点包括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注意食品标识完整性、生熟分开处理、合理储存及烹饪彻底五大要点。
-
严把购买关
优先选择超市、农贸市场等正规场所,避免流动摊贩;仔细检查食品包装是否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信息及质量认证标志(如绿色食品、无公害标识),拒绝“三无”产品。冷藏食品需确认储存条件符合要求,果蔬挑选新鲜无腐烂。 -
科学储存与分类
不同食材按特性存放:肉类、海鲜需冷冻(-18℃以下),蔬菜冷藏并保持通风;生食与熟食分开放置,避免交叉污染。剩菜密封冷藏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彻底加热。 -
处理与烹饪规范
生食(如蔬果、海鲜)需用流动水彻底清洗,肉类烹调至中心温度达75℃以上;厨具、案板生熟分开使用,定期高温消毒。避免过量食用腌制、油炸食品,减少健康风险。 -
个人与环境清洁
处理食物前后洗手,餐具及时清洗消毒;保持厨房干燥通风,定期清理冰箱,防止细菌滋生。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店铺,留意商家资质。
食品安全无小事,养成上述习惯能有效降低风险。 若发现食品异常或身体不适,立即停食并就医,同时向监管部门反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