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近年来食品安全犯罪的典型案例,涵盖生产、销售伪劣食品、非法添加有害物质、病死肉制品等多方面:
一、生产、销售伪劣食品案
-
申某富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 2020年,申某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用马肉、鸭肉冒充的牛肉制品,涉案金额2690余万元。经查,其组织生产、销售假牛肉制品及假芝麻香油,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
赵某某等制售假冒品牌食用油案
- 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警方破获案件,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查获散装豆油100吨、包装材料11万套,案值130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通过购买品牌商标、外包装箱等手段生产假冒豆油。
二、非法添加有害物质案
-
曾某维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 减肥食品中非法添加****(减肥成分),涉案金额未明确,但导致多例死亡。经检测,产品中****含量超标,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付某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 米粉加工过程中添加硼砂(致癌物质),涉案金额未明确。经检测,米粉中硼砂含量超标,危害消费者健康。
三、病死肉制品案
-
杨某等制售病死牛肉案
- 2023年,黑龙江哈尔滨警方打掉犯罪团伙5个,抓获42名犯罪嫌疑人,查获病死牛肉及制品。犯罪嫌疑人以正规屠宰场为掩护,销售病死牛肉,案值未明确。
-
孙某某等销售假冒品牌调味品案
- 2023年,安徽合肥警方捣毁窝点4处,抓获7人,查获假冒品牌调味品2000余包。经查,涉案金额130余万元。
四、新型犯罪手段案
-
刘某等非法添加新型衍生物案
- 2023年,江苏苏州警方破获案件,抓获80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含双辛酚汀的减肥食品60余吨。犯罪嫌疑人以“纯中药”为名,非法添加致泻成分,案值未明确。
-
陈某某等制售有毒有害海产品案
- 2023年,辽宁大连警方侦破案件,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查获海产品1.2吨。经查,海产品中非法添加禁用物质,案值2000余万元。
五、其他典型案例
-
刘襄等人生产、销售盐酸克仑特罗案
2011年,湖北法院宣判,刘襄等人因在生猪养殖中非法使用盐酸克仑特罗,销售金额640余万元,被判处重刑。
-
新疆喀什制售病死牲畜肉制品案
2022年,喀什警方打掉犯罪团伙1个,抓获21人,查获病死牲畜肉制品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总结
这些案例反映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多样性和隐蔽性,涉及跨区域、跨领域的犯罪网络。司法机关通过加强协作、提升检测能力,持续打击此类犯罪,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