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流程的6大步骤包括:结果识别与审核、信息复核确认、快速记录备案、及时通知医护、接收确认反馈、跟踪处理结果。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与医疗质量。
第一步:结果识别与审核
检验人员发现检测指标达到危急值时,需立即审核仪器状态、标本质量及操作流程,排除技术干扰因素,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步:信息复核确认
对危急值结果进行二次验证,例如通过复检或更换检测方法,确保数据无误。若涉及特殊病例或罕见指标,需与临床医生沟通确认参考范围。
第三步:快速记录备案
将患者的姓名、病历号、危急值结果、发现时间等信息完整录入系统,并标注“危急值”标签,生成标准化报告存档备查。
第四步:及时通知医护
通过电话、院内系统或即时通讯工具联系责任医生或护士,清晰告知危急值内容、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要求对方复述关键信息以确保接收无误。
第五步:接收确认反馈
医护人员确认信息后,需在系统中标记“已接收”并记录处理计划,如调整治疗方案或安排紧急干预,同时向检验科反馈行动进展。
第六步:跟踪处理结果
检验科与临床科室协同跟进患者后续诊疗情况,评估危急值处理效果,必要时召开质量分析会优化流程,形成闭环管理。
危急值报告流程的高效执行是医疗安全的核心保障。严格执行六大步骤,注重跨部门协作与记录留痕,可最大限度降低医疗风险,为患者救治赢得黄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