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能否领取工资需根据其是否在公司任职及履行职责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
股东可领取工资的情形
若股东在公司担任董事、高管等职务,并实际履行了岗位职责,则有权领取工资。此时,工资属于对其劳动的合法报酬,需遵守劳动合同约定及公司薪酬制度。
-
股东不领取工资的情形
若股东仅持有公司股份,未在公司任职或未参与实际经营管理,则通常不领取工资。其收益仅限于按实缴出资比例分取的红利。
-
法律依据与注意事项
-
根据《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股东按实缴比例分取红利,但可约定其他分配方式。
-
工资发放需符合劳动法律法规,包括支付标准、时间等,避免税务风险。
-
总结 :股东能否领工资取决于是否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及履行劳动义务,而非单纯持有股份。